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1:06
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譬喻品第三》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法师品第十》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见宝塔品第十一》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2:30
受持《法华经》者即为见佛,让我们一起聆听佛陀的教诲!若有信受,此经法者。是人已曾,见过去佛,恭敬供养,亦闻是法。若人有能,信汝所说,则为见我,亦见于汝。及比丘僧,并诸菩萨。《譬喻品第三》若说法者,在空闲处,我时广遣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等,听其说法。我虽在异国,时时令说法者得见我身。《法师品第十》若说此经,则为见我,多宝如来,及诸化佛。《见宝塔品第十一》阿逸多,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瑠璃,坦然平正,阎浮檀金,以界八道,宝树行列,诸台楼观,皆悉宝成,其菩萨众,咸处其中。若有能如是观者,当知是为深信解相。《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又见我今日,教化诸菩萨,能持是经者,令我及分身。灭度多宝佛,一切皆欢喜。十方现在佛,并过去未来,亦见亦供养,亦令得欢喜。《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大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甚大欢喜,转复精进,以见我故,即得三昧及陀罗尼,名为旋陀罗尼、百千万亿旋陀罗尼、法音方便陀罗尼,得如是等陀罗尼。《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如从佛口,闻此经典;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当知是人,佛赞善哉;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2:48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3:07
唯有到了《法华经》《楞严经》才讲真话。在《楞严经》第一卷,佛已经讲的很清楚。如果不明心见性,那八个字怎么讲的?『虽终日行,枉入诸趣』。也就是说:你不把《法华经》《楞严经》读懂,不明白「心、佛」是怎么回事,即使一天到晚修行,你都逃离不了六道轮回。何况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一个人一天到晚在修行啊?所以『正修行处』,就是讲修我们的心。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3:23
「如」是我们的自性本心,它没有任何的形相、大小、动静,但它却是真实的存在——它对应为「空如来藏」;而「是」是讲万法万相,大小多少、高矮胖瘦、红黄黑白、有情无情,总之我们能够耳闻目睹、身受心想所涉及的一切的范围通通包括在内——它对应为「不空如来藏」;「我」就是把「如」和「是」圆融圆满圆通为一体——它对应为「空不空如来藏」。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3-24 08:03:48
明白了《法华经》,当下即是往生净土; 明白了《楞严经》,当下即住安乐国,变地狱为佛土!往生哪是等到死的时候!成佛何须等到来世!诸佛菩萨都是活着往生,活着成佛,当下往生,当生成佛。dangjue 发表于 2017-3-24 08:28:33
这个世界就是你化现的,不是世界拥有了你,是你拥有了这个世界。就如梦中的境界都是你创造变现的,所以,你要无条件的接受和爱这个世界,尽管你会被世间的境界所欺骗和颠倒,那是因为你不觉自心取自心,这个息变的过程把“自”与"心”分开了,但“息"以为常,常住不灭。白莲华香 发表于 2017-3-24 11:36:34
感恩菩萨白莲华香 发表于 2017-3-24 11:36:36
感恩菩萨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3-24 14:05:47
南无法华会上佛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