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僧如敬佛
敬僧如敬佛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image&aid=80179&size=300x300&key=1b6c0641f1e0cbf4&nocache=yes&type=fixnone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著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或“向某大德接驾”,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例如:有人知道师父要出国,即请师父帮忙带化妆品、免税烟、酒等物,这皆是不合理的现象,出家人若有出国的机会,也不要替人拿东西,因为有的行李中,可能藏有药物走私货,这点要谨慎。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著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与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请问大德名号,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末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则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候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佛法与修行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深自庆幸,获大善利,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心甚欢喜,得未曾有:小乘人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甚』,欢喜至极,一颗悬的心落到实处;『欢喜』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
不谓于今忽然得闻希有之法:我们真侥幸啊!幸亏今天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这个『希有之法』如果说为「绝无仅有之法」,就更为殊胜。深自庆幸,获大善利: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这里的『获』就是当下证果;『大』表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
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为何是『不求自得』?有没有讲:「听佛讲了〈譬喻品〉以后,我们几个到深山老林里闭关一个礼拜,然后又到寺院礼佛三万,现在才成佛了。」没有这样讲啊!仅仅是两只耳朵听佛讲了一下,心里明白了,就成佛了,是不是『不求自得』呀?
佛言:“不讲第一义谛法,非佛弟子”。第一义缔,就是《法华经》《楞严经》,就是如来藏的道理,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如是我闻”,就是“一心三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