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2:46
万法一念,一念万法,无始无终,阿、弥、陀非三非一,即三即一。心也好,念也好,万法也好,没有谁不是谁,一真一切真!此为真真如性。明白了真真如性,才真正入佛知见,才知道为什么说“一步登天,无修无证”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3:03
当知真真如性,如是不二,性相一如,心色本然,空有非异。一多互等,同异当下,离即尔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阿即是弥陀,弥陀即是阿。此真真如性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不动道场,量周沙界。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理不碍事,事不碍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所谓大光明中谁是谁,谁又不是谁哉!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3:26
只有《法华经》《楞严经》讲一步登天,不历修证,故而很难被众生接受。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4:29
见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而自现身,供养守护,安慰其心,亦为供养法华经故。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诸佛菩萨不会袖手旁观。俱诣其所,你走到哪里都有诸佛菩萨在护持。不光普贤菩萨这样讲,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讲,诸佛菩萨都是这样讲,把受持《法华经》的人抱在手里,「以衣覆之」。所以我们要心安理得。这种观照虽然是真实,仍然是皮毛而已。你自己不发心,诸佛菩萨跟在后面也是白跟。你自己不发心,你照样受到邪鬼邪神的伤害,为什么?是你自己的心。从第一义来观照,你自己就是诸佛菩萨在护念自己。因为你护念一切的万法,诸佛菩萨是不是平等地把这个心回向给你啊?连魔鬼都是诸佛菩萨在护持你。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六牙」是表六度万行。果真深信不疑万法皆唯「我」一念之所变现,你时时都是「乘六牙白象」。我就是六牙,六牙就是我,万法皆是「我」一念。「白」是表根本之义。明白「一心三藏」,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一步登天之法。「象」是来比喻明心见性之人,他的法力、道力彻法源底。三兽过河,兔子在水面上扑打扑打,它是四条腿在这里走;牛呢,头在水面身子在水中,是不是比兔子更加扎实?大象它沿着河底走,脚踏实地,来比喻我们受持「如来藏」心地法门,彻法源底,究竟了义。「王」表自在之义。你得自在了,那种自在、那种法喜,只有自己知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十方法界天人鬼畜、树木华草,无非「大菩萨」,无非是你自己一个念,时时都在护念你。为什么?因为你时时在护念一切的万法。而自现身:其实是你自己现身。你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你,是不是「自现身」?你自己现出身来,这是明心见性。供养守护:明白了一切万法都是我,这个心吃了秤砣铁了心,一块石头落地了,是不是你自己的心在守护你?「我独无所畏」。只要还有你讨厌的人,还有你的冤亲债主,你不能讲「供养守护」。你还有防人之心,你这个心没有清净。冤亲债主我们在所难免,你不要去防他,不要去害他,你要想怎样来化解来度他,要明白,这也是得到了供养。佛都有冤亲债主。他是谁啊?他就是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理好讲,没有什么好不好、坏不坏,只在于抓住当下。安慰其心:得到了供养、守护。我们知道万法都是「我」,自己供养自己。「供养守护」是讲身;「安慰其心」是讲心。所以从「我尔时乘六牙白象」到「安慰其心」这一段经文就是在讲「自性三宝」:「我」就是佛义;「六牙白象王」就是法义;「安慰其心」就是僧义。「安慰其心」是表清净心,表解脱功德;「六牙白象王」是法义,无量万法皆是「我」;这个「我」就是佛义、法身义。「六牙白象」也好,「安慰其心」也好,都是由「我」一念变现而已。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4:45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原文(节选) 时世尊告韦提希,汝今知不?阿弥陀佛,去此不远。汝当系念,谛观彼国净业成者。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 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佛告韦提希:汝今知不?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5:07
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我”;从横向上来看,东南西北、上下十方无处不是“我”。你一念十法界,十法界都在现身。那么作为观世音也好,阿弥陀佛也好,你念他现身,你不念,他现身了没有啊?哪里不是他现的身?明白这个道理,就是你在现身。 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生生世世解脱,生生世世为如来使,生生世世作世间眼。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5:25
如来藏妙真如性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寂而常照,周遍圆满、无所不包,妙明真心现一切万法,能现一切妙有之性质。自古以来,众口一词:“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 「圆教」代表作——《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是从「非空非有」二门而入,但是这个「非空非有」是「遇有说空,遇空说有」。它把八大次第圆融为一体,叫『一心三藏』。 圆顿大法,听经闻法当下成就。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前提你能正信佛法,听懂了,深信不疑。妙不妙啊?诸佛都在赞叹《法华经》这个「如来藏」心地法门微妙。「微妙」就微妙在「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越是真理越简单;「微妙」就微妙在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解脱、当下成佛。三世诸佛就是守护《妙法莲华经》,万法没有办法不称叹,因为万法都是一个「一心三藏」,都是一朵「妙莲华」。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4-26 20:35:44
佛没有等级,就是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证悟境界不同, 证悟不同,现量境界也不同。明白天地万法为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果真深信不疑,当下了生死,成就分真即佛。学有所用 发表于 2017-5-1 09:40:05
一、印光大师谈宝王随息念佛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四·答幻修学人问“关于随息念佛”
问,有云出声念追顶持,有云金刚持,有云默持,有云记数,有云随息等。欲得一心不乱,可是专持一法否?
答,追顶易受病。大声,小声,金刚,默念,随自己精神调停而用,何可死执一法,以致受病乎。随息不如静听(心想、口念、耳听),以随得不好,也会受病;静听,不会受病。
问,随息一法,尊钞颇极提倡,但未说明如何念法。宝王论云,此法大有恃怙,亦只云称佛名号,随之于息,仍未详如何念法。惟《饬终津梁》云:随息念佛,用呼不用吸,一呼,或一句,或二字均可。学人疑吸息不念,岂非间断,每每试练一呼一句,颇觉吃力,且念得不甚清楚。惟有随吸时念‘那摩阿弥’,随呼时念‘陀佛’,既不间断,且能清楚,又不吃力。不知如此念法可否?抑或吸时不能用否?
答,吸息不念,此中何可云间断。一呼念一句,吸则不念。呼吸俱念,必伤气。若只念二字,则一呼一吸念佛一句,则无碍。
妙莲xyw 发表于 2017-5-1 13:11:53
:victory: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