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法久住 发表于 2017-1-22 05:19:42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作者:虚云老和尚2017/01/15


古云:“学道犹如守禁城,紧把城头战一场。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是黄檗禅师说的,前后四句,有二种意义。

前两句譬喻,说我们用功的人,把守这句话头,犹如守禁城一样,任何人不得出入,这是保守得非常严密的。因为你我每人都有一个心王,这个心王即是第八识。八识外面还有七识、六识、前五识等。前面那五识。就是那眼、耳、鼻、舌、身五贼,六识即是意贼,第七识即是末那,它(末那)一天到晚,就是贪着第八识见分为我,引起第六识,率领前五识,贪爱色、声、香、味、触等尘境,缠惑不断,把八识心王困得死死的,转不过身来。

所以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把那些劫贼杀掉,使八识转过来成为大圆镜智,七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但是,最要紧的就是把第六识和第七识先转过来,因为它有领导作用。它的力量,就是善能分别计量。现在你们作诗作偈、见空见光,就是这两个识在起作用。我们今天要借这句话头,使分别识成妙观察智,计量人我之心为平等性智,这就叫做转识成智,转凡成圣。要使一向贪着色、声、香、味、触、法的贼不能侵犯,故曰如守禁城。

后面的两句,“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譬喻,即是我们三界众生沉沦于生死海中,被五欲所缠,被尘劳所惑,不得解脱,故拿梅花来作譬喻。因为梅花是在雪天开放的,大凡世间万物都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冬天的气候寒冷,一切的昆虫草木都已冻死或收藏。尘土在雪花中也冷静清凉,不能起飞了。这些昆虫草木、尘土灰浊的东西,好比我们心头上的妄想分别、无明、嫉妒等三毒烦恼。我们把这些东西去掉了,则心王自然自在,也就是如梅花在雪天里开花吐香了。

但是,你要知道,这梅花是在冰天雪地里而能开放,并不是在春光明媚或惠风和畅的气候而有的。你我要想,心花开放也不是在喜怒哀乐和人我是非之中而能显现的。

因为我们这八种心若一糊涂,就成无记性;若一造恶,就成恶性;若一造善,就成善性。无记有梦中无记和空亡无记。梦中无记,就是梦中昏迷时,惟有梦中一幻境,日常所作一无所知,这就是独头意识的境界,也就是独头无记。空亡无记者,如我们现在坐香,静中把这话头亡失了,空空洞洞的,糊糊涂涂的,什么也没有,只贪清净境界,这是我们用功最要不得的禅病,这就是空亡无记。

我们只要二六时中把一句话头,灵明不昧、了了常知的,行也如是,坐也如是。故前人说:“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寒山祖师曰:“高高山顶上,四顾极无边。静坐无人识,孤月照寒泉。泉中且无月,月是在青天,吟此一曲歌,歌中不是禅。”你我大家都是有缘,故此把这些用功的话再与你们说一番,希望努力精进,不要杂用心。

一心三藏-yxsz 发表于 2017-1-22 08:17:19

《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尔时释迦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各各坐于师子之座,皆闻诸佛与欲同开宝塔。即从座起,住虚空中。一切四众,起立、合掌,一心观佛。于是释迦牟尼佛、以右指开七宝塔户,出大音声,如却关钥、开大城门。即时一切众会,皆见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坐师子座,全身不散,如入禅定。又闻其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无量千万亿劫灭度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尔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座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今正是时。如来不久当入涅槃,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
       多宝塔,虽有无尽的宝藏,但是藏在其中。多宝佛,表空如来藏,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分身佛也是是化身佛,表不空如来藏,多宝佛与释迦佛同坐宝塔,表空不空如来藏。三个如来藏都是一个心。
      这就是表法,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心现万法,都在心里具足一切相。无情就是有情。因为情与无情都是一个真心本性显现,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只是无情物意识层面我们很难觉察和沟通,感受到的也是比较低比较弱的信息。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充分表明,无情物具足含摄一切有情的信息,当下和十法界一切能够道交感应。事相上心外无法,从性上法外无心,一滴猴子血克隆羊,没克隆之前,羊的心肝脾胃毛皮尖角是不是都在?如果不在如何能现出来完整的羊?全息物理学理论研究,每个局部当下具足全体的信息能量。
       比如一块磁铁,有阴阳两极,阴阳异性相互吸引,同性相互排斥。把磁铁分离开仍然会每一块都出现阴阳两极,哪端是正哪端是反?都是我们的同分妄见,哪一段不是哪一段?
      我们由于种种妄想心不同,揣测分别,妙用就不能现前。能上天入地的就是我,我们本来具足一切神通智慧,本来就是圆满佛。“观世音,阿弥陀佛,弥勒佛” 等等一切佛菩萨,都是一个无形无相的法身智慧,法报化当下三身一体。都是我们的自性流露。

dangjue 发表于 2017-1-22 08:18:59

万法唯心,没有哪一法不是心,即明心;心现万法,没有哪一法不是由心而现,即见性。法即心,心即法,是一不是二;佛即众生,众生即佛,是一不是二。万法一念,一念万法。大光明藏中,谁非谁?大光明藏中,哪个不是哪个?果真能真正参透这些道理,即是明心见性之人。。

小菜 发表于 2017-1-25 17:13:24

:)

妙莲xyw 发表于 2017-1-25 17:31:48

阿弥陀佛   

妙莲xyw 发表于 2017-1-25 17:32:05

阿弥陀佛   

dangjue 发表于 2017-1-25 17:59:22

(1) 我们的真人即已经往生成佛,那么我们这个肉身不是没有真人了,那么如来藏性从何而来?         我们的真人就是七识,其实也是方便说,肉身的前五识、六识乃至七八九十都是一个如来藏性,一个本体一个识,只显现不同妙用。 (2) 不圆满也是佛,未来的圆满佛也是佛,佛者觉也,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不同意佛也分很多个等级?      佛没有等级,就是从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证悟境界不同, 证悟不同,现量境界也不同。明白天地万法为一个人一个念变现的,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果真深信不疑,当下了生死,成就分真即佛。而且还要明白为什么明白了这个妙法,当下可以不退转。      我们大家知道以往我们的心量是只认为我是我,别人是别人,佛是佛,观世音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佛多尊贵啊,我是凡夫而已,心量就是这么的小,而当突然听闻佛法,特别听闻到法华经如来藏,内心一下子明白,哇,原来天地万法,一切人,事,物都是一人一念变现的,一切众生都是我,都是一个本体,这时候的心量当下扩大。永远不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即为菩提不退转。怎么退都退不了。      明白如来藏道理,当下成佛知佛见,我们还要悟后进修,历事练心,加功用行,成佛圆满极果如来。

dangjue 发表于 2017-1-30 08:53:23

众生随业,这个业就是妄,众生因妄有生,无始生死根本,用攀缘心为自性者,当我们向外攀缘就有众生了,攀缘心是生死的根本。本无众生生,谁修法忍忍?不觉如来来,何不自闻闻?众生整天迷惑颠倒呀!妄认尘缘念生灭,迷在本觉失自心!舍父逃逝,久住他国。舍父逃逝,离本心用攀缘心为自性,向外攀缘的心久住他国,生死随业轮转,故众生随业。 修行若真把佛在《大乘妙法莲华经》所讲的十个如是:如是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真搞懂彻底觉悟了,不要只是落在口头禅,那我们就真得到受用了。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1-30 10:13:02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受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