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2:47
她与老伴就把猪又拉回来埋了,感慨万千地说:“你看看,帐还完了,想再多要一分钱都不可能!”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3:12
佛在《楞严经 . 卷四》中,面对富楼那尊者把【有形有相之虚空和无形无相、如如不动、不生不灭之心】对立起来了,说道:正如你所说,这个宇宙本来面目是清净无一物的,可【云何忽生山河大地】呢? 接着佛对富楼那开示道:你过去不是常常听到我讲【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句话吗?富楼那回答:是的,世尊,请您开示一下这个道理,于是,佛在本卷把宇宙万法来龙去脉进行了详细开示。 那么,如何理解【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这句话呢? 实际上,【性觉】和【本觉】是一个意思。都是讲我们无形无相之真心本来面目。 【性觉】,从性上看,无形无相,但我们这个真心里面本来含藏、具足一切万法和智慧德能,只不过以无形无相形式而存在,如果什么也没有也现不出来的,是空而不空的,究竟圆满说,是非空非有,当下就可以随缘可现空现有、即空即有之万法,即真空不碍妙有,而且当下就是妙有,也就是【在性见相】,也叫【寂而常照】,也叫【不变随缘】,明白这个道理,就达到【明心】了。这就叫【性觉妙明】。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3:29
【本觉】,就是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已经现出了有形有相的十法界万法,但是,如果不明白宇宙万法【空有不二】、【性相不二】实相义,就会执着于有形有相之万法了,而不知有形有相每一法里面还含藏着【空性】之【根】之【本】,佛法里称之为【俗谛】,也叫【第二义谛】,那么,相比较【性觉】,就是【第一义谛】了。而一旦觉悟,当我们看到有形有相万法,心即能见无形无相之【空性】,就达到了【在相见性】,也就是妙有当下即空,也叫【照而常寂】,也叫【随缘不变】,明白这个道理,就【见性】了,见性成佛。这就叫【本觉明妙】。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3:55
总之,果真明白了【性觉妙明,本觉明妙】,就明白了宇宙万法当下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随缘所变现,当下又归宗一个人一心一个念,没有一法不是另一法,都是自己,都是佛。完全可以通过听经闻法悟得,当下达到明心见性,当下解脱生死。 所以说,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4:52
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5:10
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5:26
圆顿大法,自古以来被祖师大德称之为【全性起修、无修无证、不历阶梯、一步登天】俱崇密化之迹的妙法。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6:00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我有病,我去治疗;或者,我根本就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6:18
《楞严经》它不对治妄想,它认为对治妄想产生一种对立,不好。你只要保持清楚的觉照,观察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根本就没有妄想。所以《楞严经》的观念是没有妄想。我们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有两种观念:我有病,我去治疗;或者,我根本就没有病。根本没有病的思想就是《楞严经》的思想,就是妄想本来就没有。 在本经当中佛陀会用很多很多的方式,用七个处所,有七番的说明,来说明妄想本来就没有,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14 15:36:35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