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如来使 发表于 2017-1-7 11:03:46

知道“听经闻法、当下成就”,但如何做好闻思修?

一心听,不思维。一门深入、不夹杂。
在家居士首先要有择法眼,选择“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来学习进修,佛在《楞严经》讲,一个殊胜法门与一个劣等法门的功德比例是「日劫之倍」,修一天正法胜过你修劣等法无量劫。
另外,选择固定合适的群听经闻法共修、不溜达。佛曰:汝意不可信,不可信汝意。不明心见性之人,起心动念都是不靠谱的。一切人情来往,合作互助都是以妄取妄,本来荒唐。
其次,修行人要远离我慢高山,五欲淤泥,邪见稠林。悟后进修才能真正的利他,利他才是真正的修行。没彻悟之前守住心。
《入胎经》中说:人寿百年,一半时间被睡眠覆盖,十年中幼稚无知(无修法意乐),最后二十年衰老无力(无修法精力),中间又因愁叹、苦忧和嗔恚等烦恼,耗去许多时光;身体生种种病,又耗去了一部分。
假定我们现在40岁,寿量为60岁,那就只有20年存活。这20年中,每天睡觉7小时,三顿饭3小时,城市人每天上班6小时,这样算下来,每天只剩下8小时,20年就只剩下6到7年,中间还有大小便、洗澡、做饭、洗衣、购物、打电话、人事应酬等。这样即使不忙碌世间琐事,也只能修行5年。何况一般人还有琐事要忙碌,这样一算就更没有时间了。
仔细计算才知道,这一生能用于修行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家既然有善根来学佛,机缘十分难得,一定要抓紧时间修行。
试想一下,保证不看电影电视、不上网、不交际、不旅游、不逛街,才有5年时间供你使用。如果不珍惜这段极有限的时间,一生连几个月的修行时间都没有,能得什么成就?极难得的人身已经得到,好不容易和佛法结上缘,却没得到解脱利益而死去,不是莫大的遗憾吗?
大家应有清醒的认识,“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大法难遇今已遇”,应当发心立誓把这一生尽量用在修行上。为此就必须斩断染缘。不能沾染的染缘有:世间书籍报刊、电影电视、各种歌舞娱乐、网络、交际应酬等等。像追求享受、结交俗人、世俗娱乐、耽著睡眠等也需要坚决禁止。
人人都如少水鱼,斯有何乐?所以,要慎重地抉择。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能抓紧时间听经闻法、弘法护法,就利用短暂的这段人生,摄取到尽未来际的极大义利。这是关系到自己生生世世前途的大事,何去何从,自己要善加抉择!

听经之前,给自己加意念:我要听经、不瞌睡、不昏沉。

吉祥卧听经,没有问题,大乘法音,入一切众生毛孔,即使睡着了听经,众生也得大利益。
听闻佛经,不分成人或小朋友,只要听闻就受大益,也不管你懂或不懂。

如果集中不了注意力听、心散乱,说明业障较重,但不代表你轻法慢教;听经,应以打坐闭目或端坐闭目、专心听闻为主要方式,听不懂的文字,可以查阅相应经文和对照讲记。

一边做家务(或一边工作)一边听经,不得已的时候可以这样做,但容易出现无法专注的情况。当然,你没有专注,不代表你身体的众生没有专注听,所以,听闻佛经原文和印广法师讲记,不管你以什么方式听经闻法,利益都不可思议。

《楞严经》云:“娑婆真教体,清静在音闻。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发明便解脱”。
《法华经》云:“一念随喜,蒙佛授记”。
智者大师讲:听经、读经、讲经,果真每句经文会相归性,能见到“性”、了悟实相(一心三藏),就是最好的修行,就是证果,不要怀疑。

佛在楞严经所讲的“谛听谛听”,就是教我们用你的性来听,用闻性来听、用见性来见,用觉性来悟,所以他容易开悟,没有不开悟的。所以法华经弘传序讲“俱崇密化之迹”。有人会误认为光听经闻法、闻熏闻修不能做到理事圆融。其实万法万相,每个事相都包括全部的真理。对我们来说,许许多多就是生活现前的事。事必定包含有理,有事必定有理,事理无碍。因为理能成事,没有理的事不存在。“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因为有了理,你明白理了,这个事才能看得很清楚,才能见不见之见、会相归性、在相见性和真正做到理事圆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要不然简直是神话。

我们每上一堂课、听一次讲经,每进入一个名相概念,一种境界,你的品位就提升一次,个人提升的等级不一样,专心的人,观照深的人,他乃至直接到十地等觉都不封顶。一定要明白,《楞严经》就是讲我们的心法,就是讲我们心里的境界。有了这个境界,这就是你的金刚种子,你从现在开始生生世世都不会忘记,妙就妙在这里,这就是菩提不退转,你想退退不了。

听闻印广法师慈悲开示“一心三藏如来藏” 圆顿大法,当下开悟,当下成佛,不历阶梯,无修无证,生生世世解脱,生生世世为如来使,生生世世做世间眼!

当愿一切众生,听闻大法,蒙熏受益,究竟解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1-7 11:11:27

内心不勇敢的人,特别害怕别人背后的嘴巴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1-7 11:22:57

1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1-7 11:24:21

2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      

dangjue 发表于 2017-1-7 11:25:38

〈劝持品〉,专门劝导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其实从第十品以后几乎都是在「劝持」。佛意犹未尽,专门讲了《劝持品》。到后面第十四、十五、十六品,哪一品不是在劝持啊?《法华经》非常妙,乃至从〈序品〉〈方便品〉开始,就是在「劝持」,是不是啊?品品叫「劝持」。那么这一品主要是通过菩萨来劝持。大概是这样:一开始是二万菩萨发愿于佛灭后,于浊恶世中弘扬《法华经》;可阿罗汉不争气,他们也弘扬《法华经》,但要到他方佛土去,为什么?他看到佛授记了那么多菩萨,看到那么多佛土之殊胜,而娑婆世界众生太坏,太顽固,他是惹不起,躲得起;所以佛又示意那八万那由他恒河沙菩萨在定中沟通,由他们再次发起,弘扬《妙法莲华经》,要到恶土来。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1-7 11:25:44

3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7-1-7 11:31:15

在红尘生活中修行历事炼心, 切莫妄想用修行去改变什么。 没有什么不是圆满, 没有什么不是妙用。 感恩大乘妙法莲花经,顶礼如来藏妙法!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1-7 11:46:07

“言为心声,行为心使,身为心役”,因为有了理,你明白理了,这个事才能看得很清楚,才能见不见之见、会相归性、在相见性和真正做到理事圆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否则就是神话。

映日荷花 发表于 2017-1-7 12:57:35

感恩小小如来使!

小雪儿 发表于 2017-1-7 13:39:40

阿弥陀佛!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知道“听经闻法、当下成就”,但如何做好闻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