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 发表于 2016-12-28 21:51:18

菩萨为鬼妻所迷(图文)

菩萨为鬼妻所迷(图文)

[*]
[*]
  菩萨年刚十六岁就治学宏深,精通众多经典了。他感慨地说:“世上一切万事万物,只有佛经最真实最美妙了。我内心常怀经典教义,这一辈子便平平安安了。”
  有一天,他母亲对他说:“孩子,你也不小了,我为你找个妻子吧,成家立业要紧。”
  “妈妈,我这一生准备只念佛经,它是最美妙的,不要为我找什么妻子了。世上最可怕的灾祸莫大于色,如果任女色缠身,道德则丧尽。我若不及时逃离,就如同将要被狼吞食!”
  母子俩从此分别了。
  菩萨便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自食其力,独立生活。心安平静的日子不觉其苦,犹觉其甜。
  却说在菩萨的住地附近,有个孤身的白发老者。他无任何亲人,更没有子嗣。
  一天,白发老者路过山脚下,捡得一个不知谁扔在草丛中的女婴。带回家后,也没怎么留神抚养,只见那女婴一天大似一天,转眼间就成了个国色天香的美女。
  白发老者非常兴奋,因为他想为这个“女儿”找个丈夫,这样自己也就有后代了。
  一年过去了,全国竟没有一个男子被那美貌的女子选中。那白发老者整天为此唉声叹气的。
  常言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那美女自来到老头家,便就注意到邻居中有个年轻独身的男子。他白天除了干点活外,其余时间皆捧读佛经,常至夜半才寝身休息。
  那美女便把心里的打算对白发老者说了。那老者才恍然大悟,说道:“好,好,我老昏了头了,女儿。”
  这样,老者第二天就摇头晃脑地来到菩萨住处。
  “老伯,您那么忙,怎么还有空儿到我这来闲逛?”菩萨放下手中的佛经,连声道,“请进,请进。”
  老者坐定,又晃了晃满头银丝,盯住他说道:“邻居,咱们怎像老死不相往来似的。”
  “哪里,哪里,只是不好去得。”
  “为啥?”
  “老伯忙于选婿呀?”
  “哎呀!你可别提了!我那闺女将全国的男子挑尽了,竟无一中意的!”
  “那老伯要什么样的人呀?”
  “我这不来了嘛。哎,小伙子,你愿不愿意给我当女婿啊?”
  “老伯,别开玩笑了!”菩萨正色道。
  “我的女儿可真不错,她看上你啦,小伙子。”老者又盯住了他。
  “我不想成家。”菩萨道。
  那老者闻言,沉吟半晌道:“既然不愿当女婿,那你念我年老体衰,就给我当干儿子如何?”
  “当干儿子帮帮您倒是可以,只是绝不能与您女儿成亲。”
  “好说,好说,那你就跟我去住吧,干儿子。”老者不由分说,便拉菩萨到家里去了。
  菩萨想,去就去吧,反正我不娶那女子就是了。说话间就进了老头家门。
  刚进得门,那美女就高兴得不知怎么才好,两只媚眼直摄入菩萨的心肺,香味直喷上菩萨的口鼻。
  刹那间,肉体凡胎的菩萨像丢了魂似的,涨红了脸,说不出话。
  自见女子后,菩萨心便为她所惑,后终与她成婚。
  娶了这个女子,没过几日,菩萨心里不齐,即道:“我学佛法,佛法明诫凡人要远离色欲。佛法将色比作火,将人比作飞蛾,蛾贪火色,自烧身亡。”
  “不好!那老者以女色烧我的身躯,以钱财为饵钓我的口,这些龌龊不洁的事情使我丧尽了道德。”菩萨不禁悔恨万分。
  这天晚上,他便偷偷地逃跑了。一跑便是一百多里,见到一个空亭子似的屋子才停下来投宿休息。
  “你是什么人?”主人问。
  “我想借住一晚上,主人。”菩萨道。
  主人让进菩萨,指着一个房门说:“你就住这间吧。”
  “谢谢。”菩萨即入了房间,点上灯。
  “你来啦。”忽听从床上传来妇人的声音。
  “你是谁?想干什么?”菩萨又惊又怒,颤声问道。
  “我是谁?你不认识了?”只听那妇人娇声答道。
  菩萨仔细一看,此女子长相与自己的妻子竟十分相似。
  只见一双勾魂摄魄的媚眼,在朦胧的灯光下直盯着他,菩萨的心又被这女子所惑,便又昏头昏脑上了床去了。
  这样,菩萨便同这女子在一起生活,糊里糊涂便过去了五年之久。
  有一日,菩萨忽然心里明觉:“淫欲如蛎虫会危及生命!”当夜,他便偷偷地跑了出来,到了另外一个地方。
  在太阳当头,饥渴万分的中午,才向一户人家去乞讨一些食物。
  “你是什么人?”主人开门问。
  “我请求主人布施碗稀饭和一口水,行吗?”
  “请进门来。”主人道。
  门里一女羞羞答答地端来一碗热饭,手里还端着满满一杯凉水。
  菩萨一口气喝下凉水,顿觉大为畅快;吃下那碗热饭,脚下也有劲了。正准备起来告辞,却见那羞怯的女子挡住了去路,两只眼睛充满了他所熟悉的笑意。那女子说不得道:“菩萨你好坏啊!把我一个人撇下。什么意思!”
  说罢,便不由分说地欲扯他进屋。菩萨的心又被此女子所惑,不由得跟了进来。
  菩萨又见到好毒辣火热的目光向自己袭来,便解除了武装,屈服地叹了一口气。
  在淫欲中,他又忘了一切佛经教义。如此不明不白中度过了十年之久。菩萨心里又觉察到:“我的罪孽深重啊!”
  后来,菩萨又溜了。走了很长时间,筋疲力尽的他只好投宿,投宿又落了圈套。
  “我从此不再投宿了。”菩萨心里发誓道。
  然而,第二天夜里,他正在草丛里穿行时,又见草丛中一新立的大屋门口,有人叫道:“什么人在那里走夜路?”
  “我到前面的村子去。”
  “莫不是小偷?过来让我瞧瞧,你手里拿没拿我家的东西!”黑夜里那人吼道。
  菩萨只好两手空空到那人跟前去,可一眼便看见了一个妇人。
  “这么多劫数以来,我发誓要给你做妻,你还要跑哪里去?丈夫,进来吧。”
  “不!我不进去了!”
  黑暗中,又看到那美女的目光忽闪忽闪的。
  “我欲根难拔,竟到了如此地步了吗?”菩萨心里痛苦之极。
  正值此时,菩萨忽起四非常之心,世间龌龊尽除,还有什么余垢可留呢?这时鬼妻即灭。
  在他面前出现了佛,他面佛而立。
  “菩萨,你已根除了欲念,便为你授沙门戒。”佛即为他授戒。
  于是,他广行善业,教化民众,始终以普渡众生为任成无胜师菩萨。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9 07:20:19

《法华经·法师品》云∶"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是人有大信力及志愿力,诸善根力,当知是人与如来共宿,则为如来手摩其头。"

久伴安好 发表于 2016-12-29 07:28:30

南无阿弥陀佛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6-12-29 10:12:28

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熏陆、兠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薝蔔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旙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黙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6-12-29 10:13:20

彼佛为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及众菩萨、诸声闻众,说法华经。是一切众生喜见菩萨,乐习苦行,于日月净明德佛法中,精进经行,一心求佛,满万二千岁已,得现一切色身三昧。得此三昧已,心大欢喜,即作念言:我得现一切色身三昧,皆是得闻法华经力,我今当供养日月净明德佛,及法华经。即时入是三昧,于虚空中,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细末坚黑栴檀,满虚空中,如云而下。又雨海此岸栴檀之香,此香六铢,价直娑婆世界,以供养佛。作是供养已,从三昧起,而自念言:我虽以神力供养于佛,不如以身供养。即服诸香、栴檀、熏陆、兠楼婆、毕力迦、沈水、胶香,又饮薝蔔诸华香油,满千二百岁已,香油涂身,于日月净明德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然身,光明徧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其中诸佛同时赞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若以华香、璎珞、烧香、末香、涂香、天缯、旙盖及海此岸栴檀之香,如是等种种诸物供养,所不能及。假使国城妻子布施,亦所不及。善男子,是名第一之施,于诸施中,最尊最上,以法供养诸如来故。作是语已,而各黙然。其身火然千二百岁,过是已后,其身乃尽。

猫咪 发表于 2016-12-29 10:29:40

阿弥陀佛!

猫咪 发表于 2016-12-29 12:49:15

阿弥陀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9 19:51:54

3.文殊菩萨在《楞严经》第六卷讲得很清楚:【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归元】就是成佛;【性无二】,【性】就是明心见性。除了这个法门,没有第二个法门可以成就。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呢,方便有多门,那么多方便法门是帮助我们圆满果位。明心见性的人已经成为分真即佛,最低保障线不落三恶道;或者不落六道轮回;往上不封顶。但一般地来讲,像龙女那样直接听经闻法,就成妙觉如来的很少。所以我们要明心见性,悟后起修,用无量方便法门来究竟圆满如来果位。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9 19:52:19

      自在不在心外,解脱不是他人带来,只在于修好这颗心,修行只有一件事,心!不要心外求法,不要心外用功,时时提起观照,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       《法华经》中佛言:一念信解如来藏,蒙佛授记。你知道万法就是「你」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一个念,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没有哪几个法不是哪几个法,凡所有相,皆是实相。时时、事事、处处,耳闻目睹身受,都是一个自己。要常常提起这个念,常作如是观照即是修心。          一心三藏就是告诉您,身心是不二的,真心是借助我们的无明之缘变现万法之相,当您知道万法都是一个自己的时候,肉身也是自己。我们的心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即一切法的当下无处不在。      天地万法都是一心变现, 这个心就是自己,您自己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就是明妙真心,十法界都是您所变现。      一心三藏,三藏一心,三藏是一心性具功德的妙用,三藏归于一心,万法归于一心,这才是圆顿大法的一心三藏。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9 19:52:41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听法劝人功德:1.自往听经2.分座与人3.劝往听经4.具听修行】又阿逸多,若人为是经故,往诣僧坊,若坐若立,须臾听受,缘是功德,转身所生,得好上妙象马车乘、珍宝辇舆,及乘天宫。若复有人于讲法处坐,更有人来,劝令坐听,若分座令坐,是人功德,转身得帝释坐处,若梵王坐处,若转轮圣王所坐之处。阿逸多,若复有人语余人言:有经名法华,可共往听。即受其教,乃至须臾间闻,是人功德,转身得与陀罗尼菩萨共生一处,利根智慧,百千万世,终不瘖痖,口气不臭,舌常无病,口亦无病,齿不垢黑,不黄不踈,亦不缺落,不差不曲,唇不下垂,亦不褰缩,不麤涩,不疮胗,亦不缺坏,亦不呙斜,不厚不大,亦不黧黑,无诸可恶。鼻不匾??,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陿长,亦不窊曲,无有一切不可喜相。唇舌牙齿,悉皆严好,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见佛闻法,信受教诲。阿逸多,汝且观是劝于一人令往听法,功德如此,何况一心听说读诵,而于大众为人分别,如说修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菩萨为鬼妻所迷(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