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顺 发表于 2016-12-28 16:59:02
南无阿弥陀佛顺顺 发表于 2016-12-28 17:00:44
南无阿弥陀佛厚德载物英 发表于 2016-12-28 17:02:16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第十,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莲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8 17:02:29
同修们早上好! 佛关于我们妄失真心、迷惑颠倒、起惑造业、六道轮回原因在《楞严经》多处开示,实际上在《楞严经. 卷二》【十番显见之显见不失】就做了笼统开示: 【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意思说,在把真空迷失于晦昧之空中,坚固对着晦空打妄想,现为坚固色体,妄想继续与色法搀杂为一体,就形成我们这个肉体,以六根能缘,去攀六尘所缘,形成六识所缘缘,而不断被外境所转,一旦把迷惑颠倒、求名闻利养导致六道轮回妄想心,当成真心了,就非常固执地认为我们这个心就在肉团身之内。 这就是凡夫心量狭小的原因,就是妄失了还有一颗【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智慧德能本来具足、自在无碍、灵灵不昧、奇妙无比的真心,不知道宇宙山河大地一切万法、乃至虚空都是自己真心所现物。为此,佛进一步譬如说: 【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 意思说,把百千大海之真心丢了,只认其中一个小水泡之妄想心当成大海全体。佛以此譬如,开示我们,把尽虚空遍法界之大我都丢了,就认这个肉团身假我为真我,把所谓里面的妄想心当成了真心,故而,我们离开自性佛家越来越远,而必然漂泊于苦海无边轮回之中。 所以佛语重心长告诉阿难及未来众生:【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啊! 当然,一旦我们明白了宇宙万法来龙去脉一心三藏如来藏道理,不但懂得了【万法唯心所现】【万法为我】,逐步消除分别对立,心量迅速大开,而且还能迅速达到【知妄即真】、一步登天智慧之观,有了这种悟性智慧观照功夫,这时再观【大海】也是【大海】了,再观【水泡】也真的是【大海】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刻骨铭心懂得了【一为无量,无量为一】道理,【大海】是我们的真心,【水泡】也同样是我们的真心,我们的真心无处不在啊!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就达到一真法界境界,为一真一切真,一假一切假,一修一切修,为全性起修。这就是明心见性的境界。 餐前祝福:以此法食,滋我色身,养我慧命,弘扬正法,供养众生!早餐愉快!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8 17:02:46
1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圆顿大法「即信即解,即修即证」,全性起修,一步登天。『开示悟入』,是「即开即示,即悟即入」。所以听闻《法华经》《楞严经》,直指心地,叫「修心」。无量法门唯有《法华经》《楞严经》无修无证,见性成佛。 圆顿大法不管上根机下根机,都是当场通过「听经闻法」来成就。《法华经》《楞严经》是发心的经,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但可不能贡高我慢。知道我是谁,先明确我们肩上的担子。知道我们生生世世都在这个世界上修行就好,我们没有尽到很大的责任,现在要将功补过。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8 17:03:02
2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合掌表「福慧双修」,左手表慧,右手表福。又表不二法门,说它是二吧,它就一个合掌;说它是一吧,有左有右,有福有慧。合掌还表「悲智双运」,左手表「自利」,右手表「利他」。依报随着正报转,果真能做到以平等心、慈悲心待人接物,就是「佛光普照」。到哪里皆是与大家平等共处。我们时时、事事、处处都要用好这个心,才能得到三业清净。 不肯回小向大,进求佛道。这是耻于懈怠。我们常讲「言为心声,身为心役」,现出这种心态,身体自然就疲懈。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8 17:03:21
3 只要明白了「法华三昧」,当下即蒙授记,这叫「开权显实」。阿罗汉、辟支佛是权宜之法,而佛要众生究竟成佛,这是真实之法。欢喜闻法是作为法喜,解脱知见。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佛讲的『唯以一大事因缘』。听懂了『如来藏』,才能得到真实的灭度。因为『如来藏』是彻法源底,究竟圆满。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之所变现,听经闻法当下证果。 我们的如来妙真如性本无量珍宝,不求自得,见道成佛,当下解脱。正法之妙用在于『财宝无量』,以示自性的无量智慧德能。这些都是我们心地的「性具功德」本性的特征。「大圆镜智」里具足无量智慧德能。明白了『一心三藏』,你就住入佛家,永远不落六道轮回。 以法利益众生,利益众生,即为利己。「自他不二」。这个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没有成佛,只要还有一粒泥巴没有回归大光明藏,我们这个真心就不能算圆满自在解脱,所以菩萨道是「自他不二」。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8 17:03:38
一念随喜”之“一念”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法师品: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这里的“一念”真实义: 是指刻骨铭心体悟相信了 “天地万法皆当人当下一人一心一念之所变现,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这个世界只有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而已。 一尊佛,即是卢舍那佛,即是圆满报身,即是空不空如来藏; 一个人,即是毗卢遮那佛,即是清净法身,即是空如来藏; 一个念,即是释迦牟尼佛,即是无量化身,即是不空如来藏; 一尊佛,一个人,一个念皆是一心变现;卢舍那佛,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皆是一佛变现;报身,法身,化身,三身是一体; 空不空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 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如来藏。 明白此理,即是真正的“一念随喜”。<转>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6-12-28 17:19:1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当弘静心 发表于 2016-12-28 18:30:23
诸佛有无量色身三昧,现佛、现菩萨、现天、现人、现鬼、现畜生,乃至现泥巴身、现瓦块身。如果我们的心只能现庄严相,不能现糟糕相,它妙不妙啊?一点都不妙。它不能现糟糕相,就不能去度化那些很糟糕的众生,糟糕的众生谁不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