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睺罗当下开智慧,跪下来忏悔。
本帖最后由 天地万法一如来 于 2017-8-31 22:46 编辑罗睺罗当下开智慧,跪下来忏悔。
罗睺罗有一天去听佛说法,等到黄昏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有个管理宿舍的比丘就将他的房间让给挂单的比丘住,那个比丘便将罗睺罗的衣钵放到外面,自己则安住在里面了。在僧团里,沙弥是要敬重比丘的,还有佛陀忍辱教示,使他不敢前去问那位比丘为什么要住他的房间。
南无罗睺罗尊者 南无大乘妙法莲花经
成佛的法华 开悟的楞严
南无阿弥陀佛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楞严经》中,七处征心、十番显见,步步深入、层层否定,引导阿难离相,直到退无可退、破无可破,猛一回头,原来真心就藏在无量万法当中,无量万法就是真心,无所不在、无所不是,“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万法看似变化多端,实则在这森罗万象的背后,有一个不变的“空”。“空”在遇到了合适的“缘”之后,才变现出各种各样的“有”。但是,无论“空”也好,“有”也罢,当下不出一念心,空有不二。《心经》云:“空不异色(有),色(有)不异空”,就是这个道理啊!而这一念在《楞严经》中叫真真如性,就是如来藏,一心三藏。 听闻《法华经》「一心三藏」之理。「一心三藏」是我们的本体。 无量百千万亿生生世世的大福报由今生把定。在《法华经》叫「以道受乐」,以道受乐,你生生世世都是大富大贵大智之人 。我们不可能在一个短短的《阿弥陀经》里把《楞严经》的内容全部讲明白。这里的「正定」不一样,「法华三昧、楞严大定」是「一切禅定之王」,是性定,自性本定。唯有「法华大定、楞严大定」称为「正定」。所以各种各样的智慧最后要万法归宗,万法归圣,归「第一义谛之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