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 发表于 2016-12-24 15:45:47

世界上最穷的人

世界上最穷的人

[*]
[*]  世界上最穷的人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最稀有、 最宝贵的金盒子送人,但是他要送给世界上最贫穷的人,有许多贫穷的人听到了这消息之后,就千里迢迢来找善生长者,他们都说自己是如何如何贫穷,所以他应该是金盒子的得主,可这些贫穷的人把话讲完之后,善生长者就对他们说:「你们都不是世界上上最贫穷的人。」
  
  每一个贫穷的人来,善生长者都对他们如是说,那么谁才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呢?大家都开始怀疑,于是不约而同的问善生长者,善生长者于是把答案告欣他们:「你们都不是最贫穷的人,最贫穷的人是有钱不会用的人,那么世界上谁最贫穷呢?就是国王波斯匿王,因为他有钱不会用,不会照顾社会大众,不会福利人群,这不是很可悲吗?这不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吗?」
  
  所以富有的人必须做到「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否则便成为富有的穷人,而穷人心中如果满足,衣食不缺,虽无家财万贯,但有工作即有钱过日子,那么他不是穷人,而是贫穷的富人。
  
  「富有的穷人」与「贫穷的富人」在生活上比较,快乐是属于贫穷的富人的,因为贫穷的富人知足常乐,心无罣碍,您想还有什么比这些更珍贵的呢? 因为「有」就有烦恼、有压力、有恐惧、有得失。「无」就无烦恼、无压力、无恐惧、无得失。
  
  所以贪求名利者、是一个烦恼多重的人,行善隐姓埋名者,才是喜悦愉快的人,不要做个烦恼多重的人。
  
  可是话又说回来,有钱的人如果懂得行善布施,那么他是富中之富,也才真正是个有钱人。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布施,富贵才能常存,如果不晓得布施、甚至悭吝到一毛不拔,那么他有钱又有什么用,只能算是一个守财奴而已。有的甚且更不能长久,不是家庭发生变故,就是自己身体欠安,否则就是生个不肖子把财产挥霍殆尽,要不然就是死亡后轮回转世投生穷困之家,那么财产又归谁的呢?当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所以财产在有生之年除了留一部份给儿女外,其余必须多行善布施--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因为我们来也没带什么,去也两手空空,平时就要养成这种理念,到时候才能做得理所当然,平时就要安排,到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那么常布施的人呢?福报必归于他,甚至长久不断,这种人往往能够逢凶化吉,往往有贵人扶助,往往有幸运之神的眷顾,往往有美好的人生,往往能实现未来的美梦,往往有贤德子女孝顺父母,就是逝世后,也能转生在富贵人家当公子,要不然就是升天享受福报。 那么没钱的穷人也能布施吗?可以的,因为布施不一定要花许多花钱的,是那七种布施呢?
  
  一、心施:就是凡事都心存诚恳而不虚情假意;心存恭敬而不藐视他人;心存谦让而不贡高傲慢;心存和乐而不厌烦暴燥;心存感恩而不自赞己功;心存善愍而不幸灾乐福;心存法善而不贪恋物欲;心存宽恕而不吹毛求疵。
  
  二、面施:时时保持微笑,不要板起面孔,好像很了不起的样子,也不要扮着满面愁容的苦瓜脸。如有一本书这样写:「你不须花费什么,但能使人受益无穷,这使获得者得到利益,但给者无损的──那即是微笑。」
  
  有一次我到某公家机关办事,竟然看到墙壁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常说您好!谢谢!对不起!」也许是受到这张「纸上纸」的影响,让人感到特别温馨的感觉,办事人员也非常的热诚,待人和和气气的,让前往办事的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他们做事愉快,我们办事愉快,两者皆欢。
  
  但有些人就不这样想,每天板起面孔,一副自命清高的样子,好像他是千百万富翁,高兴就做,不高兴就不干了,有什么了不起,使每位去办事的人都要碰他的钉子,因为去办事的大多数不了解如何办,但他是理直你气壮的回答,得理不饶人的数落几句,好像他不这样做,就显不出他的伟大,当然他自己也经常气得七窍生烟,两眼通红,去办事的人也一副无奈与委屈,你不高兴,我更辛酸;大家都没有好处。
  
  为什么不以微笑去面对接洽事务的人呢?若能这样,自己工作愉快,使前往办事的人也高兴,让社会充满和谐、喜挩、便利。
  
  年前听一位读者说:「我家附近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她在某一公司上班,可是每二,三个月就要换工作,因为她的脾气暴躁,又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所以每到一家公上班就会跟别人吵架,然后就不干了,回到家里也一样,不是乱打孩子就是跟丈夫吵架,她家里经常要买碗、盘以及修理门窗,因为家里的碗盘经在吵架中被摔破了,门窗也因为生气时就猛力推、使气地关,所以也破坏无余,丈夫赚来的钱不够太太一星期的花用,经举债度日,后来不知在什么因缘下,竟然也看善书,奇的是不久之后,她马上变成另一个人似的,简直让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难道善书有什神奇的力量去感化她,让她改变?」 答案是:神奇力量倒不晓得,但善书能反照自己倒是真的;人只要反照、反省、反思,再恶的人都能改变过来,这是善书推广以来,许多见闻、许多的信件、许多的见证所给我们的支持。
  
  三、眼施:以慈眼观一切众生,不可见人成功就娭妒在心,也不可以势利眼去瞧不起人,俗语说「狗眼看人低」,因此既然生而为人,就不要以狗眼来看人,且要学佛菩萨以慈眼观众生,让众生产生法喜清静。
  
  四、身施:身施就是去为人群服务,以身作则,看到有人需要帮忙,我们就去帮忙;在时间许可下,就去替别人服务,将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像当今社会有许多义工都是无条件的为人服务的,有读者在各公共场所及斋铺放置善书,也是身施的表现。
  
  五、言施:言施是要说好话、不要讲是非;要赞叹好人、不要毁谤别人;有能力就去说法度众,无能力也能劝人多看经典善书,或是多念佛号「南无阿弥陀佛」,或多说祝语「愿上帝赐福您」,少说一些无益的话。
  
  六、座施:座施就是乘船坐车时,多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弱妇孺,让人间充满温馨、温情,只要有人这样做,等到我们老了,也会有人让座位给我们坐。
  
  七、房施:房施是将自己有空下来的房子提供出来,做图书室、念佛堂、小讲堂,或其它公益的事。
  
  以上七种布施都是不须要花钱的布施,但虽然不须要花钱却能使人受惠无穷。布施是很要的,而布施不一定是要出钱的,但有钱而不布施就是悭吝的表现,贫穷也能布施才是难得的胸怀。 以上是人人皆能做到的。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4 16:15:31

《法华经》云:

若持八万 四千法藏 十二部经 为人演说 令诸听者
得六神通 虽能如是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听受此经
问其义趣 是则为难

若人说法 令千万亿 无量无数 恒沙众生 得阿罗汉
具六神通 虽有是益 亦未为难 于我灭后 若能奉持
如斯经典 是则为难

我为佛道 于无量土 从始至今 广说诸经 而于其中
此经第一 若有能持 则持佛身
......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24 16:17:34

善生长者于是把答案告欣他们:「你们都不是最贫穷的人,最贫穷的人是有钱不会用的人,那么世界上谁最贫穷呢?就是国王波斯匿王,因为他有钱不会用,不会照顾社会大众,不会福利人群,这不是很可悲吗?这不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吗?」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12-24 16:51:07

阿弥陀佛。

妙法莲华王 发表于 2016-12-24 17:50:58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4 19:49:12

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今天的题目是“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佛教“徒”,徒就是僧。佛讲佛法,僧依着法来修行,再传给他人。可是僧人一定要持戒,不但僧人要持戒,就是俗人也应该持戒。不论僧人或俗人,若不持戒,那就是末法,所以说“佛教徒若不持戒即末法”。你若随便打妄语、杀生、邪淫、偷盗、饮酒,这都是犯了根本五戒,即是末法。就是有佛法在世,你不持戒,那从你自身起,就是末法。“法赖僧传”,人才能传扬佛法,但一定要以“戒”为根本,所以戒是成佛的基础。基础就像造房子要先打地基,我们是在造佛这个房子的基础,必须要从持戒着手做起。各位特别注意!不要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是不要,而是你根本就不要去做。不是人家告诉你,你才不做,而是自己本身就老老实实地严持这根本五戒。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4 19:50:08

心无所住 随缘显现随心应量 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觉妙明 明心见性 随心妙用 一心三藏    顶礼如来藏大法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4 19:50:29

修行就是: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修行个人好,这是佛法的真谛,谁也救不了谁。告诉大家一句真话不要伤心哦,那就是‘’佛也不度人,唯人自渡‘’!所以我们要好好深思啊,生活中许许多多的法,能救你吗?这世上谁都救不了谁!不要指望有老天爷,也不要指望有救世主,不要指望有神仙,要好好明白这个道理,佛都不救人,佛连他的父母都救不了,要救其母还得到忉利天为母说法,所以我们听经闻法多么重要啊!我们千万不要把幻想和希望寄托在那些五花八门的法门上,要放下一切幻想,必须把《法华经》《楞严经》学明白。这是文殊菩萨讲的,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一定要珍惜。《法华经》也讲了,「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法华经》是明讲、总讲、肯定讲;《楞严经》是明讲、细讲、正讲、反讲;《阿弥陀经》就是暗讲,把《法华经》《楞严经》的精华秘密地含藏在经文之中,就是「唯此一事实」。重要的话讲三遍,在重复一次:生死路上谁也救不了你,唯有听经闻法,自己明白了道理,自己救自己!听经闻法重要啊!所以释迦牟尼佛证道后不遗余力讲了四十九年三百余会!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4 19:50:54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整个宇宙成了你的万有 你会听见下雪的声音 会听见草叶的低语和夜的叹息 你会触摸到无形 以你神奇的觉知 测探心灵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落日才会停得更久 你经常走的路 会突然间笼罩着金色 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你每天视而不见的水杯也变得神圣 你会以包容的心慈爱一切生命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河水流淌得更缓慢了 原野中的雏菊开得更加茂盛 窗外的雨声就像天人的絮语 草上的露珠 直到黄昏 还依旧晶莹剔透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时间已停止 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你会发现整个宇宙的奥妙 你不邀明月,明月自上心头 不引清风,清风缓缓吹过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你可以生活在宇宙的任何一处 一个庭院、一间陋室、一杯淡淡的清茶 你会以淡泊的心享受生活的全部 你不用去找伴侣 你自己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你会喜欢独处 你会享受寂静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 就像蒲公英在空中婀娜 生活变得这样美好 你会发自心底地恭敬万有 你会变得更加安详、自在 心里无有一丝的挂碍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点一盏油灯, 听着天籁之音 对面的花不知不觉中 已经绽然开放 一切是如此的美妙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2-24 19:51:14

〔莲心.妙法华〕         莲华喻 『如来藏心』 ,因果交彻,染净一如,方华即果清净自在。天地万法唯一念真心随缘显现,我们的智慧就是清净心,时时处处自在妙用。经常观照「如来藏」,观照清净心,形成习气以后,你想打妄想、想生烦恼都生不了。这就是圆顿大法——「一步登天,无修而修,无证而证」。      如来一切所秘要之藏,智慧可用不可见。清净当下,一切的万法都是《妙法莲华经》此「法华三昧 」 。 每个人都具足清净明妙的如来本性,只因我们的烦恼习气迷失而得不到真实妙用。因此修行的目的就是去除我执和烦恼习气,使我们在如来果地上的无量种智慧德能能够现行妙用。      一切的心念皆归于大光明藏,对正法、实法已经信解。我们见闻觉知,六根的根性本来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听闻正法身口意这三业就是「六种震动」,此为转识成智。意识心把六根、六尘、六识这一十八界圆融为一体,无非是这三业,所以我们要明白「用心」的重要。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世界上最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