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12-18 18:41:18

佛在《法华经》中五次提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是何道理?」

佛在《法华经》中五次提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广流通于南阎浮提;再回顾到佛在《楞严经》反反复复讲,末法时代如何如何……我这次特别感慨:佛不讲一、二,也不讲三、四,唯独咬住第五个五百年,是什么道理?佛把如来灭后佛法发展的三个时期分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佛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就是咬住末法时代,是何道理?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12-18 18:42:08

http://www.fahua123.com/thread-17778-1-1.html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12-18 18:43:25

现在正是处于如来灭后第五个五百年——今年是佛历二五五四年,减去佛的世寿八十年,是不是后五百岁中的第474年呐?好好想这个道理,佛为什么时时抓住这个时空点?那么我们在这个时空点弘扬这部经,佛在两千五百年之前知道不知道啊?对他而言,不过是当下一念的事情。谁把这个道理搞明白,谁得大受用。同时,现在进入信息社会,对于佛法的传播非常有利。那么,在这样一个关头,讲清佛法的真谛,使佛法深入人心,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当本(心静如水 发表于 2016-12-18 18:44:52

成佛就是一念的事。《楞严经》怎么讲的?决定成佛,譬如以尘扬于顺风,有何艰险8;何籍劬劳,肯綮修证9。佛就是这么讲的,无修无证,哪里要你修?哪里要你证啊?祖师大德也是这么讲啊10:圆顿大法不历修证,一步登天。你本来就是佛,只看你悟不悟。但是无修无证,不妨修不妨证——我们讲无修无证,是指证到分真即佛,也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要证圆满之佛,还要修,还要证;同时,为了教化众生,我们还要示现有形有相的修证,自他两利。
下面,介绍《心经》在整个宇宙万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要知道,法华道场以《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心经》和《佛说阿弥陀经》这四部经作为指导经典。
自古以来,「成佛的法华,开悟的楞严」,就是因为这两部经说尽了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华经》跟《楞严经》是一部经,《楞严经》的另一个经题就叫《大方广妙莲华王》11。《楞严经》从正面与反面采取有破有立的这种次第,由浅入深地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而《法华经》呢,以正面肯定的方式高度概括《楞严经》所阐述的真理,并且反复强调「华开莲现,即因即果」12。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2-18 20:00:32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若复有人、受持、读诵、解说、书写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于此经卷,敬视如佛,种种供养,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乃至合掌恭敬。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12-18 20:02:52

佛在《法华经》中五次提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是何道理?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12-18 20:04:00

佛不讲一、二,也不讲三、四,唯独咬住第五个五百年,是什么道理?佛把如来灭后佛法发展的三个时期分为: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佛不提正法,不提像法,就是咬住末法时代,是何道理?

妙妙闻心 发表于 2016-12-18 20:04:33

南无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6-12-18 20:07:58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妙莲华雨 发表于 2016-12-18 20:10:43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佛在《法华经》中五次提出「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