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说“解脱”
学佛是为了解脱,解脱是“心”的回归,方便说为“了生脱死”。了却二种生死,你才能找到真正自在的你:不被一尘所染,不为一物所牵,于平等心的当下心无所住,方为真解脱!我们根尘粘连,心被境转,《楞严经》说为“根为贼媒,引识奔走”,于是我们进入头脑虚幻的世界。在无明力的作用下“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在念念作意分别中我执坚固,以欲贪为本攀缘外尘,迷失了解脱之道!
现在方便举例,以“受、想”说解脱。
当你在极度饥饿的状况下,你对饥饿有了苦的感受,随之对食物产生了强烈的欲望。这时一位好心人供养你一餐美味,当你饥不择食吃饱之后,饥饿感马上消失了,发现当初因饥饿而引发的对食物的占有欲也消失了,此心已成为过去心,随之而来的是对下一念心所升起的新的欲望和执着!这样看似得到一个暂时对饥饿的解脱,实则你又陷入另一个更深的困惑。如同撞上蜘蛛网的苍蝇,在挣扎的过程中,它的腿和翅膀总是交替不停地与网丝粘连在一起,整个身体飞不出去,最终不会得到真正的解脱!那么真正的解脱是什么样子的呢?还以上例接着说法。你在饥饿的当下,找到你内心对饥饿的体验;顺着体验向内觉照,你能够在体验当中觉察到对饥饿的感受;在此感受当中,你进而有了对饥饿的觉受;在对饥饿的觉受当中,你能够找到被饥饿所激发的觉知,并能够安住在觉知当中,进而熄灭了对饥饿的觉知,不再被身心烦恼的需求所驱使的当下,就是真正的解脱!如此看来,“解脱”不是对某种欲望暂时性的满足,而是解脱了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对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束缚,它是离根脱尘、根尘双泯、能所双亡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也就是观音广陈“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的当下: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观世音菩萨作斯示现,初于耳根闻性下手起修;以耳根所入之妙门,以闻性所照之理境。从根中本觉妙理,起如幻始觉妙智;以智照理,闻熏闻修。此闻非耳识分别,而是耳根根性的照用。六根虽别,其性则同,于是一根既返源,六根得解脱!此时身心自在,如同那只在蜘蛛网上挣扎许久的苍蝇突然间找到出离的窍门,一下子挣脱蜘蛛网的缠缚,飞向天空!
我们认识客观事物都离不开意识、思维和记忆的叠加连锁反应。对记忆的回顾是对法尘的二次分别,没有记忆,法尘不能单独存在;没有思维,单有记忆也无法分析;有记忆、有思维,若没有意识,我们对名相产生不了作意取舍,也不会知道法的存在。我们认识一法,必须用意识去分别。这个分别的过程,就是逻辑思维加上对记忆的体验去双重感知。需要强调的是,记忆的体验不是来源于大脑,而是心的感受和觉知。我们六道众生都是活在意识、思维和记忆所幻化的感受中,住在头脑的监狱,生生世世做囚徒习惯了,以无常当真常,没有一刻真正活在当下。把三界驿站当成家,反客为主,拿自己不当外人!当你真正破二执、脱二障,从梦中醒来时,原来真实的一切本无实有。此时觉知从觉受的波动中解脱出来,它瞬间熄灭,这就是“单根不立,单尘无存”的道理。此刻如同打开手铐的双手,可以自由活动;如同粉碎的瓶子,内在的小顽空融入外在的大虚空。这时你当下心开意解:哦!原来内外是一,虚空原本无生无灭、不来不去,本自清净的当下本不动摇。只是因为瓶子本身在取相分别中将我们本具的妙明觉性局限在我执、法执中,妄想生死而有轮回。《楞严经》中世尊开示阿难:汝须陀洹,虽得六销,犹未亡一。如太虚空,参合群器,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
在“知境为心、知心为空、知空为二双融”的当下,你对十法界看得了然分明。没有过现未来、四维上下,时空万法当下即是合一、即是永恒。所谓五眼六神通不求自得,小至微尘,大至佛刹尽在心中;我们无量劫舍生趣生的无数生死轮回相尽收眼底;我们每世所经历的每个当下发生的一切情识反应都一览无遗。这个能遍觉一切、遍照一切,而又灵明不昧、无动无坏的就是自性本具的圆满觉性,密宗说为无染觉性、大圆满觉。当我们真正远离妄想分别,从二元对待中走出来时,如同毛毛虫蜕变成蝶,离开树干,飞向天空。那种解脱后的自在只有当你亲证后才知道,知道的当下又无以言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在佛的眼中,观十方佛国如观掌中庵摩罗果;观众生无量劫轮溺于生死海与当下一瞬间无二无别。无漏的清净觉相一时显发,觉性光明住一切法,又不挂碍任何一法,它圆觉遍照,究竟圆满,它是光明藏大圆镜智的照用,也就是《金刚经》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当下。你的“心”安住于此,我说你得真解脱!
文殊偈曰: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众生不了诸生死因,不知一切诸幻化相皆是从毕竟无相之中妄见而成究竟有相的境界。随着无明尘垢的脱落,我们实证藏性,亲见自性本来面目,大觉海中本有的圆满智光将大用现前。此时你方能体悟如来所说“众生本觉,烦恼即菩提;诸法本空,生死即解脱”的真谛!
意林(当统)
20161113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我们根尘粘连,心被境转,《楞严经》说为“根为贼媒,引识奔走”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