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19:58:27
问心无愧 ———修行要抱持一个原则与信念——为佛教、为众生,行为要光明正大,再大的委屈与打击也要忍受,凡事做到问心无愧的地步。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19:58:48
入群磨练——— 人的习性不同,各如其面。修行必须走入人群,和不同习性的人互相磨练、适应,并圆融共处、和睦相待。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19:59:16
最坚强的人——— 行忍辱的人,是一个最坚强的人,任何人与事都击不倒他;能忍,才能成就天下大事。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19:59:49
不毁谤同道 ———修行除了自度之外,还要度人;时时刻刻培养善根(智慧)、慈悲(福德),绝对不侵犯、毁谤他人,尤其不侵犯、毁谤同道。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0:16
不伤害别人——— 人往往为了爱自己而损害别人,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修养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去伤害别人。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0:42
彼此感恩、行善 ———社会是群体的,只有一个人好或只有一个人向善还不够;希望拥有一个好家庭、好社会,就必须人人行善、彼此感恩。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1:09
个人是社会的起源 ———社会形态源自于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源自于个人的修养。若能先培养好个人修养,进而料理好家庭,社会秩序自然能渐上轨道。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1:39
何谓修行——— 所谓修行,即“修”心养性,端正“行”为,常存惭愧心勤勉精进。如修学而不精进,不知反省自己,就是没有惭愧心;心无惭愧者,行为必然不端,遑论修心养性?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3:32
福至心灵———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灵,是谓“福至心灵”。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6-12-10 20:03:57
不要小心眼 ———为人处事要小心、细心,但不要“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