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莲 发表于 2016-12-2 13:57:12

真正折磨你的,乃是你的心魔!

真正折磨你的,乃是你的心魔!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认为这是指魔王波旬,但实际上,真正的魔王,就是我们的无明迷乱。

这个魔王每天躲在愚痴的阴暗角落里,为阻碍我们获得永恒的安乐,不断射来五支箭——贪心、嗔心、吝啬、傲慢、嫉妒,让中箭者饱尝生不如死的剧苦。为了断除他每日对我们的伤害,最殊胜的对治方法,就是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这即是文殊菩萨手中的“智慧宝剑”。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哪怕身处睡梦中,都渴望安乐无恙、远离痛苦,但事实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赐予我们这些。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正在安享无边快乐,有人却感受剧烈痛苦,这种巨大的差异,难道是随他们各自心意而变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谁也不愿遭受痛苦。



就拿财富而言,绝大多数人都愿意拥有,而不希望自己一贫如洗。但如果前世没有积累福德,今生即使非常渴望,拼命追求,也往往事与愿违。

当然,我们所感受的这些苦,若从外境中寻找,其始作俑者根本不存在。假如真有一个“苦难创造者”,那对他恨之入骨也无可厚非,但往外去苦苦寻觅的话,结果必然是徒劳无获。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实际上是内在的魔王。他阴险地藏在我们心里,轻易发现不了其踪迹;他时时与我们形影不离,所以摧残我们非常方便。在他的蹂躏之下,我们就像奴仆一样,毫无自由可言,不断遍尝着各种苦楚。

但极为可悲的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却根本不知道谁在捉弄自己,所以想要灭掉他,可以说难如登天。



1有多少傲慢、贪心、吝啬、嗔心、愚痴,你就有多少苦


魔王躲在我们心灵最深处,不断射出的五支箭,也叫“花箭”。它表面上看去相当吸引人,令人不禁心向往之,可一旦射中了我们的心,就能引发令人颤抖的大苦。

所以,这五支花箭,又号称魔王幻变出来的五大魔。对此,我们应细心辨认,不要掉以轻心。

能把我们扔到很低贱地步的,叫傲慢魔;对男人或是女人,乃至外境一切美妙的色、声、香、味、触等,生起爱念,内心因此而受到束缚,这叫贪心魔。

可以把我们引入三恶趣的,是吝啬魔;将自己和别人的善根全部摧毁的,是嗔心魔;对别人生起竞争心,希望他不要得到名声财富,嘴上也经常对他说是道非,这叫嫉妒魔。



无始以来,这些魔时时刻刻都在损恼我们,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痛苦。若能早日认清这一点,相信不管是谁,一刹那也不愿与这些烦恼大敌共处。

当然,这五大魔的首脑,就是愚痴魔,只有睁开了智慧的双眼,才能完全摆脱他的诱惑。或者,还可以先用智慧宝剑把魔王的五种幻术全部斩破,这时魔王只能乖乖就擒,无力反抗了。

2别人有福报,一定要随喜


当别人在财富、声誉、权势等方面比较圆满时,我们不应该生嫉妒心,否则就是着魔了。

有些人的嫉妒心特别猛烈,看到别人名声大了、钱财多了,内心就特别难受,好像自己的福报被夺走了一样。但实际上,别人拥有的一切,跟你半点关系也没有。就算他有财有势、功成名就,那也都是他的福报,你再怎么嫉妒,也得不到一点一滴。



现在某些人,认为别人的声誉如日中天,会对自己的名声造成妨碍;别人若是名誉扫地,自己便会声名鹊起,这无疑是在痴心妄想。

其实,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拥有圆满功德,对你个人的名声也不会造成丝毫损害;反之,假如所有人都活在穷困潦倒中,你也不可能从中得到什么声誉。因此,当别人具有福报时,我们没必要嫉妒不已,而应当生起欢喜心,由衷地随喜!

3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


仲敦巴尊者曾说过:“在整个世界上,我是最卑劣的人。”阿底峡尊者也说:“自己若有学问,就会特别谦虚地对待别人。”



这些具有殊胜功德、远离一切过患的大成就者,对所有众生尚且一视同仁,十分谦逊,我们凡夫的过患如尘垢一样多,又凭什么理直气壮地傲气冲天呢?

极为傲慢、自以为是的人,往往是中了魔王的花箭。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应学会谦虚、低调,就像被驯服的骏马,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让他骑在自己身上,恭敬地为别人做事情。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7-2-8 18:22:26

修学妙法莲华经和大佛顶首楞严经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这两部经文里,佛在告诉我们,一心三藏,万法一念的道理,所谓一心三藏,就是用心去见眼睛看不见的真实相,那个不生不灭、如如不动、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就是空如来藏,它虽然无相却含藏万相,随着众生一念的无明与执着,而显现出有形有相,这就是不空如来藏,而显现出来的有形有相当下就是那个无形无相的真实存在,这就是空不空如来藏;

缘华_淑艳 发表于 2017-2-8 18:25:11

如是妙法,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真如,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万法,是「不空如来藏」。「如」就是「是」,「是」就是「如」。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优昙钵华是一种天上的花,三千年开一次;而天上一天又等于人间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你就明白,仅仅能够听到《法华经》《楞严经》的名字是有多难,何况又能受持读诵。诸佛出世都不轻易讲这部《法华经》,其中《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中出现的多宝如来,有一世因为没人请法,便直接入涅槃,所以没有讲《法华经》。在我们娑婆世界,因为人均寿命较短,几乎一个大劫就有一尊佛出世。一个大劫就是几十亿年。在别的佛土,诸佛出世可能要几百亿年几千亿年才会示现一次。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2-8 18:26:15

诸佛之所以是诸佛,诸佛活在当下一念,定在当下无念。要讲活的话,活在当下一念;要讲定的话,没有念,没有时间。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佛活在无生无死、不生不灭这种境界中,你看似他在生灭,他都在定中。这是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修行的目的就是回到本来面目去,讲回是方便说,丢下迷惑颠倒,破除习气,当下就是。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7-2-8 18:28:06

诸佛之所以是诸佛,诸佛活在当下一念,定在当下无念。要讲活的话,活在当下一念;要讲定的话,没有念,没有时间。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凡夫活在过去、现在、未来;佛活在无生无死、不生不灭这种境界中,你看似他在生灭,他都在定中。这是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修行的目的就是回到本来面目去,讲回是方便说,丢下迷惑颠倒,破除习气,当下就是。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7-2-8 18:33:18

阿弥陀佛。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8 18:43:50

春节示弟子人寿年丰说年丰,海阔天空叹天空。 曾经冰寒难为我,已见春光心底融。 触目菩提三世周,充耳涅槃十方同。 今日欢呼微妙法,香积国里尽芙蓉。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8 18:44:06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整个宇宙成为你的万有 你会听见下雪的声音 听见树叶的低语和夜的叹息 你会触摸到无形之相 以你神奇的觉知 感受世界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落日才会停得更久 你经常走的路 会突然间笼罩金色 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每天视而不见的水杯也变得神圣 你会以包容的心慈爱一切生命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河水流淌得更加缓慢 原野中的雏菊开得更加茂盛 窗外的雨声就像天人的细语 草尖上的露珠 从早晨直到黄昏 还依旧晶莹剔透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时间已然停止 你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你会发现整个宇宙的奥妙 不邀明月,明月自上心头 不引清风,清风缓缓吹过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你可以安住在宇宙的任何一处 一处庭院,一间陋室,一杯淡茶 你会以淡泊的心全然享受生活 你不用去寻找伴侣 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你会喜欢独处 你会享受寂静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你的脚步是如此轻盈 就像蒲公英在空中飞舞 生活变得如此美好 你会发自内心地感恩所有 你会变得安详、自在 心中无有一丝的挂碍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抚一曲心琴 听着天籁之音 对面的花不知不觉中 已经绽然开放 一切是如此的美妙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心中的慈悲和智慧油然而生 你的爱就像饱满的稻穗 你只想给予、分享 你的喜悦 就像无尽的光明 遍满虚空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宁静是你最美的享受 寂寞是你最好的朋友 四季变得模糊 时间失去边界 你可以在时空中随意漫步 天地与你同体 万物与你同生   当你静下心来的时候 亲爱的朋友 你会知道 你未曾生也不会死 你就是宇宙 那一切的源头......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8 18:44:23

如是妙法,就是一心三藏。「如」就是真如,是「空如来藏」;「是」就是万法,是「不空如来藏」。「如」就是「是」,「是」就是「如」。心经云:“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优昙钵华是一种天上的花,三千年开一次;而天上一天又等于人间的几百年甚至几千年。你就明白,仅仅能够听到《法华经》《楞严经》的名字是有多难,何况又能受持读诵。诸佛出世都不轻易讲这部《法华经》,其中《法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中出现的多宝如来,有一世因为没人请法,便直接入涅槃,所以没有讲《法华经》。在我们娑婆世界,因为人均寿命较短,几乎一个大劫就有一尊佛出世。一个大劫就是几十亿年。在别的佛土,诸佛出世可能要几百亿年几千亿年才会示现一次。

zhangliming 发表于 2017-2-8 18:44:45

受持《法华经》的人则为见佛,就是「华开莲现」——受持了《法华经》就是「华开」;「莲现」,你已经成为「分真即佛」。也叫「如是我闻」——「闻」就是「华开」,「我」就是「莲现」。「闻」到什么?「闻」到「如是」,「华开」了;「莲现」什么?「现」的还是「如是」。即如即是、即因即果、即念即佛。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真正折磨你的,乃是你的心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