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藕 发表于 2016-6-19 22:38:09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真如本離一切相, 一切相即真如來。果真覺悟隨念現, 許汝法身真如來。

1426309653 发表于 2016-6-19 22:39:23

诸佛出世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这一点,让你知道你是谁?你从哪来?万法是谁?你与十法界与众生的关系。而讲出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 用别教的

一叶莲 发表于 2016-6-19 22:42:14

无始以来,每一个众生都是原始佛,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只因动了一念,有了一念生相无明。随之生相无明的后面就有了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从因上讲,业相无明是从果上讲,其实生相无明就是业相无明。生相无明是离我们真心本来面目最近。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6-20 05:31:33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wx_c6THtGvt 发表于 2016-6-20 05:31:51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18861332172 发表于 2017-8-1 11:32:14

这个道理的就是成佛的《法华经》与开悟的《楞严经》。
用别教的“次第三藏”表述为:“空如来藏”变现为十法界有形有相的一切万法即“不空如来藏”,是对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的第一次否定。比如一个人离开了家去学校学知识,从家到学校的过程即是对家的第一次否定。
终上述,我们从原始佛到凡夫位,即“空如来藏”非空。
我们在十法界里轮回无量劫,遇到了佛法,学懂了佛讲的法华楞严。明白了有形有相的一切万法是当下一个人一个念之所变现,有形有相的“不空如来藏”当下就是无形无相的“空如来藏”,这是对“不空如来藏”的否定。整个过程之中的第二次否定。如上例:这个人在学校学了知识后,就要回家了。从学校到家的过程即是对学校的第二次否定。
终上述:“不空如来藏”非有。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别教次第三藏和圆教一心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