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1-10 21:52:31

【若能转物,即能仁】


          在《楞严经.卷二》偈颂中有这么一句话,说【若能转物,即能仁】,末学深受启发,刚好末学正在《探讨如何妙用如来藏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专题,这句话正点中了要害,打开了思路。
         如来藏一心三藏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天地万法就是为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随缘之所变现,又当下回归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没有一法不是另一个法,都是我自己,都是佛,简单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他,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一尊佛。到了这个境界,就进入了大光明藏,消除了对立、分别、执着、嗔恨等妄想烦恼习气,一种没有对立、分别、执着、妄想、嗔恨等清净心会油然而生,由相待趣向了绝待一真法界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一方面,面对各种与自己名闻利养相冲突的人和事,另一方面,面对与自己没关系、却急需帮助的穷人、病人、残疾人等,就能时时处处做到看破放下,因为懂得了大光明藏中谁非谁、都是自心取自心的道理,就不会再向外攀缘、拼命追逐而对立执着了;同时又能生起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菩萨之心,而真诚相助需要帮助的人。甚至,过去恨得牙根苏苏的冤情债主,现在却视为自己最亲爱的父母儿女,这还是从第二方便意义上说,从第一义谛说,这些冤情债主,其实就是自己,故而不再嗔恨了。如果能以这样的心态,时时事事处处去考虑、去对待、去处理身边人和事,心,不就一下子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吗?还有对立、分别、执着、嗔恨等心吗?没有了,当下就解脱,当下就宽恕、平等、恭敬、慈悲、清净了,这就叫【若能转物,即能仁】。

      当然,如来藏一乘佛法是讲圆融的,消除对立分别烦恼习气,是为了证得不分别绝待清净境界,但是我们肉身还在,定业不可转,还要酬业,毕竟还要生活在五浊恶世之中,因此,还要做到不分别不妨分别,但是,我们毕竟已明白了如来藏【若能转物,即能仁】道理了,日子就好过多了,这时候的心理境界是,既能看破放下,释放了心理压力,又能当下提起来,去很好恒顺世间法则、恒顺众生,尽职尽责做好一切事情,处理好一切人际关系,随缘度化一切众生,面对即使不可避免的一切嫉妒、谩骂、诽谤、欺骗、羞辱等无辜伤害,不再生气上火,保持如如不动,并且还生感恩之心,因为懂得了宇宙本来面目是非烦恼非菩提,但可以随缘现烦恼现菩提,烦恼当下就是菩提,而且烦恼就是自己快速成道的资本,进而更加刻骨铭心加深了【万法为我,万法就是一个念】观念的理解,这时的【若能转物,即能仁】证道位境界和品味,会更上一层楼,首楞严大定功夫会更深一步,从而达到了理事无碍,圆融圆满圆通。

      餐前祝福:以此法食,滋我色身,养我慧命,弘扬正法,供养众生!早餐愉快!


19770727 发表于 2016-11-11 11:51:41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与此门无惑!顶礼恩师上印下广门清大法师!愿生生世世护持弘扬法华楞严如来藏一心三藏大法!荷担如来家业!

妙艳8858 发表于 2016-11-11 12:27:56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6-11-11 13:08:52

南无阿弥陀佛

顺顺 发表于 2016-11-11 13:09:12

南无阿弥陀佛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1-22 12:39:35


《法华经》说:“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每个国土都有自己的三藏十二部,但有一部经是十方法界公认的,这就是《法华经》。

成佛法华经妙 发表于 2016-11-22 13:36:09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妙放A(一幽香) 发表于 2016-11-22 14:15:52

如来藏一心三藏道理,就是告诉我们,天地万法就是为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随缘之所变现,又当下回归一个人一个心一个念,没有一法不是另一个法,都是我自己,都是佛,简单说,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就是他,包括有情无情万事万物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就是一尊佛

如意果 发表于 2016-11-22 15:07:40

南无观世音菩萨

如意果 发表于 2016-11-22 15:07:59

南无阿弥陀佛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若能转物,即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