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厚土 发表于 2016-11-10 10:22:39

修佛怎么入手

修佛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没有第二义。否则不能得究竟解脱。
凡夫认识世界往住从相入手,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相,依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学问,按自己所处的空间和时间,间或按个人团体感受来认知世界和处理人生问题。须不知自己只是宇宙间的沧海一粟,所知赿多无知也就越多。(所知障);鱼儿当然不知鸟儿天空的广阔,鸟儿也不知大海的深遂。鱼儿认知的世界是蓝色的,鸟儿认知的世界是虚空悠远,山川河流复杂多变。
所以佛陀讲了很多法从事相入手,说因缘示生灭,破除众生的所知障,执着。其根本就是要我们悟到理,性;进而调整我们的心。这个理性,是一以贯之的,适用任何宇宙空间和时间。各人根器不同,有的喜欢从相上修,相上悟。有的喜欢从相上修,相上悟。有的喜欢从相上悟,相上修;有的喜欢从理上修,理上悟。诸如此类,不同组合。这里有一个修悟先后次第的问题,是先修还是先悟。答案一定是先悟后修,理上没明白怎么苦修也是徒劳无益。就如一个人要远行到没有去过的地方,第一你要知道你到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否则到了你也不知道,错过了。往往是途中就以为到了。第二方向是怎么样的要知道。明白了这两点,至于什么样的路线,就按自己认为合适的规划即可。上面是譬喻说,类比到修佛。第一就是比喻你要明白我们的真心本来目是什么(明理就是要明心),第二就是说我怎么修可以见性(其实就是调心,知妄即真歇即菩提).
那么怎么明理(明心)呢, 因为这真理至理只有一个,靠我们自己的所知所学是不可能明白的,会越走越远。试想一下鱼儿怎么知道天空大地(比喻生命本来面目)是什么样子。 他怎么想也不想不到天空大地什么样,他怎么游也游不出大海。就如我们自己想通过自己修证来明心见性,基本上不可能。所以修佛人最忌“我觉得应该怎么样怎么样” “我想是这样的”。唯一路径就是依佛所说,依法不依人,并且是依了义法。否则不究竟。
这里我感恩上印下广门清法师,是法师让我知道了法华经楞严经是了义经,是彻法源底。这背后可想像到法师付出了怎么的艰辛和努力。说出这两部经名容易,求证和教化工作是难以想像的。非菩萨摩诃萨为能为也。(顶礼上印下广门清法师)
楞严经事相上,从理上处处指归得先得明心见性,再行修证,不然“虽终日行枉入诸趣”。犹如蒸沙作饭,终不能成。法华经告诉我们,周遍宇宙真理就是一朵莲华藏(十如是),极简也,只要我们放空我们的所知,信解受持如来藏,成佛就在当下,在眼前。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一心三藏-_B0F1s 发表于 2016-11-10 11:12:54

过五关 度六将 证菩提(修订版2015)
http://www.fahua123.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33&fromuid=1687
(出处: 法华论坛)

非凡(_y30in 发表于 2016-11-10 11:20:16

身是法生灭,心是如不动。身从如中现,当下即如来。

非凡(_y30in 发表于 2016-11-10 11:20:26

法华经告诉我们,周遍宇宙真理就是一朵莲华藏(十如是),极简也,只要我们放空我们的所知,信解受持如来藏,成佛就在当下,在眼前。

知足常乐-当全 发表于 2016-11-10 11:43:20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NjAyMjY2Nw==&mid=204592355&idx=1&sn=5816bab909890b2533af42e26a9bc91b&scene=1&key=cde9f53f8128acbd078094f61f4375b4004f726b1bd32a9136e799bce010f02bf2d8d1b368ffcabb8864ddc1847f9bae&ascene=7&uin=MTk4ODc5MDUzNA%3D%3D&devicetype=android-19&version=26031e30&nettype=WIFI&pass_ticket=Mu8%2FBQtUfGJ8We6xrZiifw9Ny46hu9L1zC0skQF3ncnZf2p4fJlWavFBMUJ5nVlS&wx_header=1

顺顺 发表于 2016-11-10 14:16:05

南无阿弥陀佛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1-10 14:33:01

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1-10 14:33:17

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1-10 14:33:53

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上善若水zcr 发表于 2016-11-10 14:34:09

皈依大乘妙法莲华经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修佛怎么入手